明嘉靖张氏猗兰堂刻《盐铁论十二卷》

 
 
  盐铁论十二卷,汉桓宽撰,明张之象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张氏猗兰堂刻本。该本被收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8217。十二册,半页九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左右双边,匡高18.2厘米,广14.4厘米。

  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治《公羊春秋》。汉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又字玄超,别号碧山外史,晚年号王屋山人。明上海县龙华里(今龙华乡)人。

  《盐铁论》是桓宽据盐铁会议的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一部政论性散文集。盐铁会议召开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当局和从民间选拔出来的“贤良文学”为了解决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展开辩论,然而由于朝廷各方的政治博弈使这次会议的性质由对经济问题的争论,扩大到对政治、司法、民族关系和学术思想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上,从而具有了政治斗争的性质。本书具有重要的文学、经济学和史学价值,是研究西汉历史与经济的重要典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说:“宽集其所论,为书凡六十篇,篇各标目,实则反覆问答,诸篇首尾相属。”其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较大程度地保存了西汉时期人们的口语原貌,对于研究上古汉语的特点,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郭沫若称它是一部“对话体的历史小说”。

  《盐铁论》一书最早见于刘歆《七略》,《七略》与《汉书·艺文志》并未著录卷数,只作六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经籍考》都作十卷。《盐铁论》最早刊刻于宋代,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明刻本。从宋朝至明朝,该书逐渐形成十卷和十二卷两个版本。我馆所藏的为十二卷本,源自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张氏猗兰堂刻本。从该版本翻刻的主要有何允中万历二十二年刊广汉魏丛书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金蟠辑注本(张之象本的简注本)、四库全书本、清王谟汉魏丛书本以及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等。

友情链接:中国古籍保护网